野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二冬病夏治三伏药浴篇 [复制链接]

1#
药浴文化,源远流长

药浴,用于治病保健由来已久。两千多年前,先秦的《礼记》就有记载:“头有疮则沐,身有疡则浴”,说的是古人用药浴来治疗皮肤病。

清代慈禧太后也爱用药浴。《慈禧光绪医方选议》中写道,御医姚宝生用木瓜、桑枝叶、青皮、茵陈蒿等药材给太后煎汤沐浴,以祛风、利湿、止痒。

时至今日,药浴的应用更加宽泛,不仅湿疹、荨麻疹等皮肤病,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疾病,以及肩周炎、颈椎病等关节痛症,亦可以施以药浴、中药熏蒸治疗。

扶阳祛寒,巧治“冬病”

那三伏药浴为何能治“冬病”呢?

这主要基于药浴“热”和“药”的双重功效。取通络走窜、开窍活络之剂煎煮成药液,浸泡洗身,热水的温热作用可疏通腠理、活血通经、发汗解表;加上中药药物的药理作用,便能疗病除疾也。

此外,药浴还有一个“透皮”功效。通过某种引经药(也就是“药引”),将具有治疗之用的其他药物药效,从表皮引入经络,直达病所,疗效便更上一层楼了。

总结而言,三伏之际,人体阳气旺盛,体内寒凝之气处于易解状态,用中药药浴扶阳驱寒、温经通络、活血化瘀,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,还能为秋冬储备阳气。

夏季耗气伤津,宜用泡浴养生

夏天高温导致流汗多,但身体里面是寒的,因为夏天阳浮在外,阴气内敛。所以才有中医里说:“冬病夏治,冬吃萝卜,夏吃姜”的说法。

夏日炎炎,暑湿重,毛孔扩张,夜晚闷热不易入睡,大多数人会喝冷饮,使用空调或风扇来降温,而此时夜晚的温度是低的,造成“雪上加霜,寒上加寒”。隔日醒来,精神困乏、身材易浮肿、胃口不佳、情绪不良。

夏天流汗多,汗为心之液,身体易疲劳,而泡澡能将身体的寒透过汗排出体外,让人神清气爽,不会造成体虚。对于那些不适合大量运动排寒的人群,尤其是体内胶原流失厉害的女性,更加不适宜,运动也是适可而止。而药浴泡澡20分钟相当于3小时有氧运动之效果,同时可以扶阳除湿养身体。

藏巴康酵藏浴?九大养生作用

一、排*养颜

药浴后汗液大量排出*素,无*一身轻,特别对女人来说,皮肤瞬间饱满有气色,尽显年轻态。

二、降脂减肥

当夏天到来的时候,本该穿上心爱的小短裙,这时发现自己根本穿不出门,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积累了太多脂肪......而药浴后活化循环,增强新陈代谢,快速燃烧脂肪,还你一个苗条的夏天。

三、易睡安眠

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断加大,有更多的人都希望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缓解失眠、烦闷的心情。夏季人容易失眠,夏季泡药浴者,更易进入梦乡,舒畅睡眠。

四、改善心脏输出量,调节心脏功能

药浴浸泡五分钟,心跳会加快,此时的脉象变得强而有力。药浴后平均心跳加快10-15次/分,说明每分钟的输出量大大的改善了,这是改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。(泡浴一次相当于长跑3小时)

五、冬病夏治

夏季才是治疗冬病的最好时机,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,最易被赶出来。可明显改善四肢酸懒、身重而痛、关节屈伸不利、女性疾病等问题。

六、美容祛斑

夏季皮肤长期受紫外线影响容易氧化、老化,产生雀斑、黑斑,皮肤暗沉。通过泡浴养生,可以提高皮肤抗氧化能力,有效排泄沉积在皮肤底层的色斑。

七、缓解疲惫

夏季天气炎热,人更容易感到疲惫,在热气缭绕的药浴中,舒心活络,放松身心,让温热的药浴水将一天的烦闷劳累全部浸掉泡走。

八、促进肠胃蠕动,健脾助消化

浸泡药浴过程中发现,平时很少排气(俗称放屁)者,在药浴中会有排气现象。说明药浴促进肠胃的蠕动,洗浴后肠鸣音加快,习惯性便秘者有明显改善。肠胃的蠕动正常有助于营养的吸收和废物的排除,胃与脾相表里,所以同时也增强了脾的运化功能。

九、增强免疫力和神经调节力

药浴可达到舒经活络,活血化瘀,扶正祛邪,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,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。药浴还可调节中枢神经,使之反应更加灵敏。

免责声明:素材参考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