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野人参十分难得,不如自己在家种人参, [复制链接]

1#

野人参十分难得,不如自己在家种“人参”,几步养出人参根

人参为珍贵药材,具有大补元气、固脱生津、安神益智的功能。在我国应用生产已有悠久历史,其功效显著,享誉国内外,深得广大人民所喜爱。

生长环境

人参多生于冷凉山区海拔~m,针阔叶杂交林和阔叶杂木林下,群落结构上层为乔木,中层为灌木,下层为草本植物,荫蔽度为适中。喜冷凉湿润,怕强光,有忌高温、耐严寒的特性。野山参生长年限须数十年至百年以上,栽培品多为6年或8~9年。

种植技术

我国人参栽培方式目前多采用伐林栽参

1、选土。土壤以腐殖质层厚质地疏松,排水良好渗水力强的棕色森林土、山地黄沙土为宜。土壤以微酸性和中性均可。农田栽参是利用农田地或撂荒地种参,以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,质地疏松,土壤肥沃,排水良好,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为宜。

2、选种及催芽:选4~5年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,采摘结实饱满、无病虫害的人参果实。将果实及时浸泡、揉搓,漂洗,除去果皮及果肉,洗出种子。经催芽处理后称催芽子。

催芽方法:一般多在室外催芽,选择背风向阳,地势高燥,排水良好的场地,清除表土,周围挖排水沟和夹防风障。放置一个催芽箱处理种子。箱高40cm,宽90~cm,长可按种量而定。箱周围培土踏实,然后在箱底层铺约10cm厚的细沙土。将1份干种子,经水浸24小时后,与3份沙土(2份腐殖土加1份沙子)混匀,装入箱内,约20cm厚,最后上面覆盖10cm厚的沙土。架棚以防强光暴晒和雨水进箱。要定期倒种、调水、调温。

种子裂口前每隔10~15天倒种1次,裂口后7~10天倒种1次。水分不足可在倒种前1天浇水调节,如水分过大,可以晾晒。种子裂口前,温度保持在18℃~20℃,裂口后,保持在15℃左右。3个月左右种子基本裂口,即可播种。

此外,有的产区在背风向阳,排水良好的空地挖窖,窖内放木框,进行催芽,方法与上述相似。也有的采取室内催芽,方法多为春播,其方法与室外催芽大体相同。

3、播种:春播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,一般播催芽子,夏播于6月下旬至7月上、中旬,北部产区多播干子,南部产区多播水子。种播于9月下旬至10月中、下旬,播催芽子。各地要因地制宜掌握播期。

4、移栽:春栽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,秋栽于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。生产上多采用秋栽。

参栽多选择根、须、芦完整,芽胞肥大,参根健壮、浆足、无病虫害的植株。培育边条参要选主根长,体形顺、分支少的参栽,还应下须整形,然后按参的大小分等,分别栽植。做到边起苗,边选栽,边栽植。

移栽前先将参床整平,放好移栽尺,按行距横畦开槽,槽形可根据栽植方法而定。平栽,即参栽在畦内平置或根茎端略高。斜栽,即参栽与床面夹角呈30斜植于畦内。立栽,即参栽与床面夹角在50。栽后轻度镇压,使土壤紧密,以利保墒,并踏实畦邦以免透风。于结冻前畦面用草覆盖,再置土10~15cm,以保安全越冬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