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绿野仙踪原是姑射仙子来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bdfys/180504/6213655.html

百花丛中赵飞燕,

欲比西施颦不传。

风韵疑是贵妃笑,

天姿梦似昭君还。

——王守震《玉兰颂》

又是一年三月,凛冽寒风中的梅花已临近凋谢,迎着第一缕春风,玉兰花不再偷懒,争先恐后地绽放开来,开出繁星,开出满月,开出柔软的情怀。玉兰作为一种观赏性花朵,无论是做园艺花束亦是盆栽绿植都颇为常见。玉兰在我国的历史,也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。玉兰简介玉兰花是木兰科落叶乔木,别名望春,因其“色白微碧、香味似兰”而得名玉兰。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,花蕾呈卵圆形,花瓣朵朵向四方展开,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,是中国著名的花木[1]。玉兰在早春三月开放,树形舒展而优美。由于品种繁多,玉兰花姿态万千,颜色各异,但无论是什么模样色泽,都开得盛大且艳丽,阵阵香气若隐若现。玉兰花之美,就美在亭亭玉立,美在馥郁芬芳,引得人不由得驻足观赏,表达喜爱与赞叹。古人把玉兰与海棠、牡丹、桂花并列,美称为“玉堂富贵”,其魅力可见一斑。玉兰的花瓣还有药用价值,性味辛、温,具有祛风散寒通窍、宣肺通鼻的功效。

玉兰的前世今生

玉兰传说无论中外,花向来都是美丽仙子的化身,人们在欣赏它们的风姿之余,也赋予了它们婉转动人的浪漫传说,以增其神秘感和内涵,玉兰自然也不例外。关于玉兰花的传说,要追溯到很久之前的先秦时代。传说在一处深山仙境里,住着三个漂亮勤劳的姑娘,她们是三姐妹,大姐叫红玉兰,二姐叫白玉兰,最小的妹妹叫*玉兰。有一天,三人下山游玩,却发现人间的村子里冷冷清清,一片死寂。走了很久才遇到一个村民,她们连忙打听这里发生了什么事。原来是秦始皇赶山填海,误杀了龙族公主,惹恼了东海龙王。龙王大怒,下令封锁盐库,不让人们吃盐。人们没了盐也就没了气力,身体虚弱,瘟疫乘虚而入,大肆蔓延,许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。三姐妹毅然决定帮助这些可怜的百姓,去找龙王求情,但龙王因为爱女殒命坚决不肯开放盐库。无奈之下,三姐妹不得不用自己酿制的花蜜迷倒看守盐库的虾兵蟹将,趁机将盐仓的门打开。陆上的人得到了盐,瘟疫得到控制,大地上也逐渐恢复了生机。而三姐妹却被震怒的龙王报复,变作三棵花树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三姐妹的善良,就将这种花树称作“玉兰花”,而那馥郁芬芳的香气也变成玉兰花独有的花香。玉兰诗画

玉兰于早春时开放,为灰白岑寂的大地献上第一抹色彩。其他花朵还尚未从料峭的春风里苏醒过来,满树的玉兰花就已经传来了阵阵的香气。在色彩单调的早春时节,玉兰独有一树姿色,故而受到几多青睐,得以在传诵的诗篇中化身美好的意象。

在历史长河中,钟爱玉兰的文人骚客比比皆是,水墨挥洒间,灵动清雅的玉兰便跃然纸上,更有各种诗词吟诵传扬。

四百七十年前,文徵明(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、鉴藏家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“四绝”,其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。在文学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[2])种的白玉兰开了。有人为牡丹倾倒,有人为梅花折腰,也自然有人钟爱玉兰,沉迷于她的高逸雅致,将她比作“姑射仙人”。文徵明如是,他最为人道的玉兰画作便是这幅作于明嘉靖己酉三月(年)的《玉兰图卷》。据说这幅画是文徵明闲时在庭院漫步,突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,于是画兴大发,“戏笔”而作。他在卷中写道:“庭中玉兰试花,芬馥可爱,试笔写此”。画卷上白玉兰或绽放,或含苞待放,花型秀逸,花瓣饱满,绰约多姿,焕发着美玉一般的光泽。

明代的诗人文彭也以《玉兰花次韵》一诗着重地吟诵过玉兰花的香气,诗云“香透纱窗疑郁烈,影摇庭月斗婵娟[3]”,玉兰花的香气有力到投过了纱窗,传到屋内诗人的身边。他起身推窗一看,玉兰花树在庭下摇曳生姿,怒放的花朵仿佛在和皎洁的月光斗艳,但却丝毫不落下风。

拿玉兰花和月亮同比的还有诗人王世贞。他在其《咏物诗(玉兰花)》中记“霓裳夜色团瑶殿,露掌清辉散玉盘[4]”。这句经典还在名著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的情节中作为了参证,可见曹雪芹也是对玉兰多了几分偏爱的。

明代可以说是玉兰花被描摹歌颂最为广泛的时期之一。根据史料记载,在明代万历年间,玉兰花才开始作为家养植物大批量地种植,这使其人文价值陡然提升。直至清朝,清香款款的玉兰花早已坐拥数不胜数的歌颂篇章,成为极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花朵之一。

玉兰与京师

京师学堂的门前便种了一排玉兰树,花开之时与日光相应和,美不胜收。小绿绿认为此处种上玉兰花应有两层含义,第一层是装饰校园,第二层寓在玉兰树的花语“报恩”二字上。“新诗已旧不堪闻,江南荒馆隔秋云。多情不改年年色,千古芳心持赠君”[5]。玉兰树为了报答春天的美好,开满了一树繁花;而我们作为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校训熏陶中的一员,也应该报恩学校,感恩老师!

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。于春日与玉兰相遇,快哉!快哉!

材料来源:

[1]刘秀丽,张启翔.中国玉兰花文化及其园林应用浅析[J].北京林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年03期

[2]沈金浩.唐寅、文征明文化性格比较论[J].深圳大学学报:人文社会科学版,,22(6):72-77.

[3](明)文彭《玉兰花次韵》:“玉花千队映华筵,胜赏须知异隔年。香透纱窗疑郁烈,影摇庭月斗婵娟。歌停莫使空金斝,赋就凭谁襞绛笺。若向杨州比琼树,未应声价让渠专。”

[4](明)王世贞《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六玉兰花》:“结绮张星曲未阑,开帘一笑万花看。霓裳夜色团瑶殿,露掌清辉散玉盘。自是蓝田通别种,不同湘浦怨春寒。扬州观里空如雪,争似侬家几树残。”

[5](明)朱曰藩《感辛夷花曲》

文案

李家奇张钰苑

编辑

高扬

责编

王照清

图片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