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两地书参加了三次高考的他还是没能跳出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 http://www.wangbawang.com/m/

题记:手写信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最常用的通信手段,透过这一摞摞发黄的信件,我们能够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络。往事并非全无可追,岁月往往于白驹过隙之中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。将这些信函立此存照,或者略述一二,能够引起朋友们的一思、一笑、一叹,吾愿足矣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,高考是一场近乎残酷的竞争,不仅升学率极低,而且在高考之前要通过一场预考,只有预考合格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高考。我是年在湖南省参加的高考,那一届全省差不多40万考生,预考的通过率大约为50%,也就意味着只有近20万考生能够参加高考。而最后能够考上高校的(含中专、大专、本科)考生约为4万人,也就是说那一年全省的升学率约为10%左右。

我们就读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,大部分都是农村学生;对于我们来说,高考是唯一能跳出“农门”的最有效、最直接的途径。于是在高三那年,我们的勤奋程度简直可以用“头悬梁、锥刺股”来形容。早上五点钟刚过,集体宿舍到处响起悉悉索索的声音,大家都在摸黑起床。洗漱完毕,一径来到教室。不一会儿,教室各处就笼罩在烛光之中了。晚上,教室的灯都熄了,烛光一直会亮到十二点以后。那时候每个同学的抽屉里都会有一大包蜡烛,桌上摆着风油精、清凉油之类提神的药品,椅背上搭着一条擦汗的毛巾。

即便这样,预考一过,原先八九十号人只剩下四十来人,而最后考上高校的也不过二三十人,没考上的便大都选择了复读。

我的一个姓刘的同桌比我大一岁,高高瘦瘦,似乎总是站不直的样子。带着一副镜片很厚的眼镜,一笑起来眼角浮出浅浅的鱼尾纹,厚实的嘴唇朝上翻着,露出两颗硕大的门牙。在最后一个学期,他比任何人都刻苦。每次见他,不是在埋头做习题,就是在拿着书念念有词。

高考第一天,他还特意泡了两杯人参茶,说是可以提神,给了我一杯。结果我喝了那杯人参茶以后,前面半个小时基本上都是晕晕乎乎的。当然,人参茶更是没有帮到他,他不出意外地落榜了。

当年下半年他和另外十几个同学走进了复读的课堂,那个时候他还是雄心万丈,拼命看书、记东西、做习题,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考试,他还将其中一次月考的成绩单寄给了我。这就是我保留他的第一封信,写于年11月19日。

随信的成绩单是用油印刻写出来的满满当当的两大张纸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全年级多个人的各科成绩。他排在了第12名,对于这次月考的成绩,他似乎很满意,不过在字里行间还是表露了一种有分寸的谦虚。

“我们于本月十三-十四日进行了全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考,像这样的考试全市会有三次,并且明年预考是全市竞争,这次考试语数外三科试题难度较大,特别是数学,文理科试题基本上没啥区别。我的语文水平你是知道的,这次考试作文(40分)倒是得了个高分,但是80分的基础分数只得了36分。这就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,怎么办呢?我有点手足无措。进行广泛阅读吗?我看不可能,因为时间有限,复习任务繁重。数、英也是如此,我也不解数学成绩为什么老是上不去呢?我可以大胆地说,在数学方面我是花了大功夫的,英语本学期也花了大工夫,都不见成效。现在我在想,如果真是这样,明年预考不可能取胜,情况将会更糟。朋友,你说怎么办呢?望速回信告知为感。

**友,为了让你知道我的学习情况,现将两次月考的成绩表都寄给你,请你认真给我分析一下,并请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。

**友,上次所提到要你买的数学书就不要买了,如果有《记叙文阅读》、《议论文阅读》这样的书,倒请你给我买下。春节期间你会回来吗?你是否能给我寄一张你在大学的近照吗?请一一告知。

另外,我对你讲一件事,目前*老师(我们高三时的班主任,他复读时的数学老师)对我有很大意见,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何原因,我觉得本学期我根本没有做对他不起的事,也没有背后议论他怎样。我只是向班主任老师提了一点他在教学上的意见,就是教学速度太快了,我们原来读文科的根本不可能跟上。当天班主任同他讲了这件事,从此以后,每当上课他都说一些使我难以入耳的话,我问他题目也不做解答;而别的同学问题目,不仅及时,还耐心用多种方式解答。这种情况不能不使我伤心悔恨。另外,还有老师讲我喜欢谈恋爱,说实话,上学期还是有一点,但现在根本不和女同学讲话了。上次刘**同学(我的高中同学)的来信,我没有看就把它撕了。我想*老师不应该这样,他应该想想如果他当班主任的话,情况又会怎样呢?”

我保留他的第二封信写于年2月15日,写在几张薄薄的教案纸上。

“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半了,我才有空给你写几句话。

我于正月初三返校,我很想到你家里来,但因为怕你不在家,因而没有过去。

朋友,我早讲过复读的处境,远远不及应届……现在一切都是拮据的,本期学费都是我向我哥、姐他们借的,家里不管我了。我弟弟还好,我回家他会私下拿几块钱给我,我写到此处忍不住流泪。

正月初三返校的时候,因起床晚了一点,我父亲骂了半个早晨,说什么若是今年没有考上,将我打到塘里浸死。现在新建的屋子也没有我的份,还要帮家里还账元。在这一片骂声中,我拿了几本书,和我妈妈道了一下别便离开了,一路上没有停止过流泪。这样的悲伤始终忘不了,一想到就要流泪。尽管如此,我尽量保持乐观的思想情绪,认真地读书。

**友,你对我非常关心,但你尽可放心,在这(复读)的短暂的时间里,我绝不会浪费半点时间,更不会谈情说爱了。

我写信给你没有别的情况,我想向你借一点钱,可以吗?”

我不记得后来有没有借给他钱,但是我当时还在读大二,而且以家里的经济状况而言,即使有应该也不可能借给他太多。

第三封信写于年3月17日,随信又寄了一大张成绩排名单,虽说排在第50名,但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一种不服输的信心和决心。

“你寄来的东西已经收到(注:我不记得寄了什么东西给他),深感朋友的关心和支持……

现在我把株洲市统一测试成绩单寄给你,我想,你看了一定会有许多的感想吧,请来信告知。

你也知道,考试总有一定的偶然性,但其中也有80%的必然性,我这次考试又出现了失误现象……

我总觉得自己学习不够扎实,现在我已经个别走访了各个任课老师,将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向他们请教,并请他们告诉我今后应从哪些方面努力,我根据这情况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,正处于实验之中。

**友,你知道学习是不容易的,说实话,我在学习上是有一定野心的,我想,历史、地理独霸(领先),语文、政治紧跟而上,数学、英语尽量缩小差距……”。

最后他还好心要我提醒一下另外一位复读的同学,说是他的状态不好,这次测试才考了多分,预考都很危险。

第四封信写于年4月27日,就一张纸,将最近的月考成绩写在上面。

“现在距预考仅二十天,复习紧张,每天从早到晚不得清闲,无时间多谈,现把第四月考试成绩告知。

语文84,数学76,外语65,历史78,政治72,地理71。

另外如能搞到当地较好的试题,请寄来,盛谢。”

第五封信,也是我保留他的最后一封信,也是一张信纸和一张成绩单。上面没有具体日期,但是邮戳上的日期是年6月7日,已经是过了预考,临近高考了。

“上次的来信不知是否收到,我实为担心。也许你很想了解刘**(注:就是上次来信提到的那个同学)的预考情况,据我从四中一位学美术的同学那里得知,他预考又落选了。对此我也了解了一下原因,还是过去的那些事所造成(注:谈恋爱),在此不多重复了。

我本人的近况总的来说是好的,思想情绪是正常的,我也有一个新的打算,尽我最大努力来度完这一个月吧,争取考一个很好的学校,来报答友的帮助和关心。”

那年暑期,我从别人那里得知他这次高考失利的消息,我也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。后来他又进了学校,开始他的第二次复读,我再没有收到过他的信件了,可能是没有心情,也可能是他觉得有了某种隔阂,总之,我基本上和他断了联系。只是在他高考过后,有一次小范围的同学聚会,有人偶尔提到了他,说是又落榜了,怕是不会再考了。

年,我从内地辗转到了深圳,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在我的感召下也从湖南调了过来。在一次聚会时谈起他,才知道他的境况有点不好。连续两次高考失利后,他便回到了乡下的家里务农,而且很快结了婚,连着生了两个儿子,但是都有点先天性的疾病,而他老婆也罹患了尿毒症。

不久他哥哥从老家到了深圳,找到了我们,带来了他的亲笔信,大意是实在过不下去了,要我们多少资助一点。我们那时刚从内地过去,经济也都不宽裕,但是看在旧日同窗的份上,都给了一些钱。

年春节的时候,我们高中同学在老家县城举办了一次三十周年同学聚会。同学加老师到了差不多四十个人,在一家教育学院的餐厅里了摆了四五桌,他也去了。还是那么瘦高的个子,不过佝偻得很厉害,眼角和额头的皱纹很明显,两鬓的白发隐约可见。见到我他很高兴,紧紧地握着我的手,脸上露出一丝谦卑的笑意,眼角似乎都湿润了。

我吃了一顿饭就走了,其他同学后来还唱了歌,打了牌,喝了酒,他一直安静地陪着。在召集聚会的时候,大家基本上都交了钱,有的还多捐了些,后来除去聚会的开支,还剩下一些,都给了他和另外两个境况不好的同学。

春节后,我回到了深圳,不就收到了他的短信,说起家里的困难,要向我借一点钱,我寄给了他三千元钱。有一天我偶尔在一个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