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必须收藏这座超级大都市迎来了划时代的机 [复制链接]

1#

作者:黄栋智纲智库上海中心副总经理

5月17日,史上最牛的备胎诞生了,华为海思总裁的一封内部信,道出了一个伟大企业藏在背后15年战略备胎的秘密,这个当时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为了“战略安全”的“备胎计划”,在至暗时刻终于迎来了高光亮相,也许再多的赞美之言也无法触及华为人内心的那份酸楚和坚持,以及当时那种永无明日和虚无缥缈的烧钱战略。

也是在同一天5月17日,另一家中国企业瑞幸咖啡选择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,成为全球最快IPO的公司,从创立到IPO,瑞幸咖啡只花了17个月时间。在美国街头瑞幸咖啡上市的巨型LED广告上,巨大的字写着:中国咖啡和美国咖啡,差距在哪里?下面几乎看不到的四个小字:差在自信。

两个国家,两个企业,两种选择。黑暗森林崇尚的是丛林法则,强者的优势在于三点:权利、思想力、行动力。权利可以绞杀,思想力可以突围,而行动力才会成功。华为的强大不是可以意识到危机,而是意识背后所反应出来的行动力。瑞幸的快速不是运营的非常好,而是能够深刻的理解时代以及有效的利用规则。

战略的价值就在一念之间,没有危机,永无战略,也许战略真正的价值就是备胎思维。备荒备战的危机意识是今天众多草根企业生存之道,华为的危机感,缔造了一个伟大的企业。然而,辽阔的草场更需要的是大地的滋养和阳光的普照,大地是“原生环境”,阳光是“时代机遇”,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,瑞幸是幸运的。

近日的一篇文章传得很广,文中写道:先是中兴,后是华为,再是大疆,美国倾国家之力,发起了与深圳市的贸易战,看来科创板最应该请的专委会代表是特朗普。

近日华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,深圳也成为了大湾区最耀眼的城市,而广州仿佛成为了大湾区战略中“备胎”一样的存在,今日之广州的讨论度依旧很高,但更像是一线城市版本的东北,曾经一线城市的标志性排名“北上广深”,被悄然换为了“北上深广”,这个排位的变化,更体现广州的尴尬地位。

但与此同时,大数据和研究报告会告诉你:广州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、国内四大一线城市中唯一上榜美好生活指数前十的城市,也是一座人情味浓,包容度大,美食多多,文化底蕴厚、活力强的城市,无论是日常忙碌的职场,抑或是夜里闹腾的街边,这座来者不拒的大市场内,从日到夜都弥漫着其他大都市没有的、肆意交织的烟火气息。到底什么是广州?可能永远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。

时间是一个城市的影子,当你离他很远的时候,那个影子很长,当你离他很近的时候,那个影子很短。笔者有幸在年第一次接触广州,到年再次因为立白集团和保利集团的业务委托深入广州,也对于这座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发展中稍显落寞的花城,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。

今天,笔者想从“原生环境”和“时代机遇”两个方面来聊聊广州:

01广州的原生环境——坐商经济

年,还是学生的我,第一次踏上了南下的火车,坐了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,到达了广州,当走出号称全中国最热闹也最乱的火车站的时候,我感受到的是一个与内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。

那时的广州是一个头顶太多传奇和光环的城市,千年商都充满了无限诱惑和梦想,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,熙熙攘攘的上下九展现了这个古老都会的骄傲和荣光,三十块钱可以从头装扮到脚,九毛钱一包的饼干,一元钱的瓶装水,炎热夏天人们嚼着“阔楼宾”(雀巢可乐冰),沿街叫卖的年轻人散发着高级的活力,天马服装批发市场人满为患,就像今天的“淘宝”……

更让人震撼的是珠三角延绵不绝的城镇群,当时最先进的广本汽车工厂、大亚湾核电站、顺德的家电、南海的信息化……

以广州为中心的三角洲上,聚焦了数以万计的外资工厂,广交会交易高达亿美金,吸引了世界目光。那时候,广州离我们很遥远。

时光荏苒,二十年后,当今天几乎中国所有的大城市都被摩天大楼包围,都拥有繁华盛景的时候,再来走走上下九,会感叹岁月如梭,如潮起潮落,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广州仿佛一夜之间,“被落伍了”。

坐商广州

广州,因“广”而州,广不是因地盘广大,而是通四海而达五洲,唐代广州是世界上最长航线“广州通海夷道”起点,宋代首设市舶司,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不少于50个,而历经62年发展的广交会,更是被称为“中国第一展”,广州成为千年不衰的商都传奇。

然而今天,对广州人而言,广交会的存在感和优越感在逐渐势微,“如果不是严重堵车,都没意识到今天开广交会”;另一方面,穿插在广州城区,遍地开会的上千个专业市场,让人实在有种不在一线城市的错觉,仿佛只有走到珠江新城,才长叹一口气:终于进城了。

这是一个因商而兴的城市,但也因商而“伤”,商都给整个城市带来了活力,但野蛮生长的历史包袱,也让这座城市处处充满了随意。

广州,其实不是一座城市,而是隐藏在城市外衣之下的一个超级市场、世界市场。

尽管广州建城很早,且有羊城、穗城、花城等等别名,但广州的城市性质,却主要不是“城”而是“市”。

由于天高皇帝远,历代王朝对广州基本都实行特殊的羁縻政策,广州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,走的是与内地城市完全不同的另一条道路。它不像别的城市那样那样着重政治和军事,却颇为重视商业和商业性的农业、手工业。早在汉初,它就已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;到唐代,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;至宋时,则已成为世界著名港口之一。明清两代,广州作为我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外向型农业、手工业基地,商品经济和海洋经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人口增多,市场繁荣,与海外交往频繁。

历史上的商都广州

千年商都的繁盛,直接成就了千家市场,据统计,广州目前大约有专业批发市场多个,分布和渗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,涵盖了40多个商品门类,总建筑面积达多万平方米,城市走到哪里都是熙熙攘攘,来广州的外籍人士甚至超过了北京。遍地开花的市场造成市容混乱、交通拥堵、消防隐患等老大难问题。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,广州旧专业市场“三现”(现金、现货、现藏)的经营模式已经穷途末路,占地大,管理难,老城区低附加值的专业市场,让管理者颇为费神。

因为经商,大家都有钱,有钱有产业也就有了产权意识,所以和北上深相比,广州是唯一在中心城区仍有大量城中村存在的一线城市。在年,广州全市共有个城中村,容纳人口近万,其中外来人口有万,村域面积共平方公里,相当于整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,走在广州的高架上处处可见连绵不绝的握手楼。

中国各地商帮中,浙商、闽商是“行商”,走千山万水、吃千辛万苦。而粤商是“坐商”,坐地经商,靠着便利的区位交通和外来订单吃饭。从改革开放以来,广东企业靠着外来贸易和外源型经济“洗菜、煮菜、卖菜,所以菜做的很好”,因此粤商更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