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没有宫崎骏,日本这渔港遗珠也早该火了新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最佳治疗 http://www.xxzywj.com/m/

老艺术家有个朋友超爱宫崎骏,适逢老爷子80岁生日,又拉我到电影院重温了一遍《崖上的波妞》,波妞和宗介的友情固然让人动容,但爱美的老艺术家却被画面深深吸引了。

崖上的洋房、宁静的渔港、五颜六色的房子、朴素的渔民、港口的夜景,现实之中真有这种避世之处吗?

△《崖上的波妞》和现实取景地对比/电影截图图虫

老爷子还真给出了答案,日本鞆の浦。

光看这个名字,老艺术家就直呼内行。你千万别以为这是什么平平无奇犄角旮旯的乡野小镇,它是坐拥千年历史、格局自江户时代不变、曾显赫一时的日本渔港。

千年以后,时光在此歇脚。只需待上半天,便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,如果时间有暂停键,那它的模样一定是鞆之浦。

等潮之港,鞆の浦

早在七世纪,专门收集民间诗歌的日本典籍《万叶集》就给这个地方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,“等潮之港”。

这里还真是,港如其名。

鞆之浦位于广岛县福山市,面朝濑户内海,是躺在沼隈半岛的一个港湾小镇。潮水对这里还真是异常眷顾:每当涨潮之时,海流就从濑户内海东西两端的纪伊水道和丰后水道流入,在濑户内海中央的鞆之浦迎头相撞,然后再以鞆之浦为界向东西两端退去。

△等潮之港,鞆之浦/图虫

古时,人们要横渡濑户内海,就必须在鞆之浦等待潮流的改变,于是又谓之曰“等潮之港”。

由于濑户内海在古代日本又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,是沟通京都、奈良和西海诸国的大动脉,日本官员上任、各国使者往来,都不得不在鞆之浦停泊,稍事休息。

于是,随着地位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日本船家、商人、使者和诗者旅人就聚集在这个不大的港口,形成小镇。他们在这里把酒聊天、吟诗作赋、争吵斗嘴、长吁短叹,吵吵闹闹地把日子过成了一幅“古镇待潮图”。

△古镇待潮图/THEGATE

定居于此的渔民,以捕捞为生。一千多年过去了,鞆之浦的“渔港遗迹”还一丝不苟地被揣在怀里保存着。

建于江户时期的常夜灯、布满青苔的雁木(护岸的阶梯)、石头堆砌而成的波止场(码头)、焚场(对船只进行修理维护的地方)、船番所(对往来船只检查、征税的场所)这些古老“港口五要素”,时刻提醒着你鞆之浦过去的光华,撑只船出海,恍惚中还以为自己是江户时代的渔民。

不难想象,当时的渔民是如何迎着海风,沿着雁木拾级而上,手里攥着满满的渔获,欣喜地向家中走去。

△江户时代的灯塔和雁木,依旧保存良好/Finder

再抬眼望去,这里的城镇格局自江户时代中后期就不曾改变,错落有致的古屋仿佛穿梭了千年,在呢喃着港口生活的余温。

要是拍历史剧,连搭景都省去了,再没有比这更真实还原:看嘛,80栋江户时期建筑,91栋明治时期建筑,栋大正、昭和时期建筑,妥妥当当地伫立在鞆之浦中,难怪被追着评为“日本历史风土美景选”之一。

△鞆之浦的百年格局不曾改变/鞆之浦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